(六)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加剧了城市道路通行负担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在提高城市的机动化水平、刺激客货运输量增加的同时,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造成交通事故增多,交通公害严重和能源浪费等。
(七)静态交通设施缺乏
市区内停车场地少,城市机动车辆快速增加,市民停车不便和背街小巷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宾馆、商场、医院、购物中心等繁华地带停车设施不规范,严重影响车辆的通行。
公交场站不足问题较为突出,西宁市现有公交场站5处,停车场面积73900㎡。全市现有114个首末站,有79个首末站无回车场地;现有公交港湾51处,其中23处不能正常使用;公交设施建设用地仅为58.5㎡/标台,达不到规定指标200㎡/标台,55条线路计1525台车辆沿街停放和占用人行道停放。
(八)交通管理手段落后,运营效率较低
西宁市主要道路交叉口基本采用了信号灯进行交通管理,部分交叉口设置了电子警察装置,灯控设施缺乏线控、面控等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与设施,但城市交通流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较为粗放,单行、限行、斑马线、禁左等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手段应用缺乏,小循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较少,大转盘、断头路、无信号灯交叉路口等较多,公铁平交道口长期得不到立交改造等原因加剧了交通拥堵,需要通过合理设置交通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九)其它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
一是城市道路破损后的正常维修,以及自来水、下水道、天燃气管道、地下电缆、光缆通讯等各种设施修建影响道路通畅。二是冰冻雨雪自然灾害造成车辆难以行驶。三是汽车(摩托车)修理业、加工业、洗车等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畅通。四是全省各州地人员、车辆大量涌入西宁,加重了城市道路承载负荷和停车难的问题。五是大型施工用车逐年增多,行驶干道未进行合理分流。
二、畅通交通的目标
实施“畅通西宁”工程是改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城市文明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展示城市文明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挥道路资源潜力、加强交通管理、畅通西宁交通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努力实现“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畅通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本着“系统推进、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大疏“堵”和治“乱”工作力度,达到“近期显著缓解、中远期基本解决”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