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确分析我省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先后批准实施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鲁政发[1998]28号文)、《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鲁政发[2003]119号文)、《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76号文),有力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工作。但是,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结构型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源、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推动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占很大的比重。这种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到我省的可持续发展;后备资源匮乏,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压力容量小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烟尘、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排放物量分别居全国的第1、6、7、10位。总之,我省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必须高度重视。
3、高度重视科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在人口、资源、环境领域中,取得了十二个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到5个,居全国前列。承担了一批社会发展领域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项目,培养了创新团队。“十一五”期间,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改变与之不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以创新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以创新的机制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必须加强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能力与科技支撑能力。必须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提高技术成果的配套应用能力。必须进行技术、机制、政策、管理的综合示范,探索适合我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推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工程示范,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科技支撑。强化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建设和法制保障,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级政府科学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切实解决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努力推进我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