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重点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企业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城市群与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废旧汽车及电子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垃圾发电,生活废弃物综合处理等研究,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与保护

  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修复重建与保护,湿地芦苇种植与综合利用,污染的生态影响与修复,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消耗臭氧物质(ODS)替代等技术,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7、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太阳能、地源水源热能

  依托我省骨干企业,重点开展MW级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及关键设备,太阳能热利用及与建筑一体化关键共性技术,热泵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开发,解决我省常规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问题。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

  利用山东省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托我省煤炭骨干企业,发挥鲁南煤化工基地现有的技术优势,重点开展煤-甲醇-烯烃及深加工,甲醇-醋酸-醋酸乙酯,煤炭-焦炭-煤焦油-粗笨-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深加工产业群。

  --生物质能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及骨干企业的作用,开展农林废弃物制生物柴油及气化联合发电、气化液化制取发动机燃料、垃圾填埋场及加工业废弃有机物制沼气等工程技术研究,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能源补充,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氢能

  以生物质、煤、石油炼制等合成氢及高含氢化合物为基础,开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用小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船用大型燃料电池及其催化剂等工程技术研究。

  8、农业高新技术

  --主要动植物品种

  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种质资源,重点开展大宗粮食作物,高效经济作物,主要果树品种,乡土树种,园林绿化树种,高档花卉,蔬菜及其产业,主要畜禽种质及优质牧草,名贵、优势海水养殖品种研究和平台建设,促进农业动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我省品种产业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农产品收获、精深加工

  重点开展农作物收获、采摘、包装机械,农产品低成本、高效、现代化保鲜设备设施,果蔬采后供应链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技术体系,木材综合利用,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新型产品与功能食品开发,畜禽产品加工与品质监控,食用植物油非溶剂制油工艺与设备,肉品快速成熟嫩化新方法、新工艺,农产品加工与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

  --优势出口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开展出口农产品关键检测、控制、安全标准,出口农产品危险性评估技术检测,农药兽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出口营养保健食品等相关研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

  --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

  开展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控及预警,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疾病防控及预警,环境友好农(兽)药、生物农(兽)药及新型动物疫苗,生物灾害及有关生物入侵的预警、早期检测与控制研究,着力加强动植物病虫害监控,全面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

  --节水农业

  开展重要作物农艺节水、旱作农业,农业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多功能新型保水剂,水产养殖节水,节能节水畜牧业养殖等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我省节水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信息化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开展农林植物土壤系统,养殖与水产信息获取,虚拟农林植物生长系统,农业系统数字模型,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为助推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多水源联合调度与优化配置

  开展多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黄河水资源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等研究,提高有效的水资源配置效率。

  --重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重点开展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批量克隆基因技术和基因功能鉴定,主要农作物品质及其抗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保障我省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区域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积极开展山东省不同区域农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生物安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测与防治、修复,设施土壤质量调控与土壤退化防治,环境友好型肥料、除草剂,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区修复重建与保护利用,农产品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监测与防治等研究,提高区域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水平。

  --节约型种养殖技术

  重点开展精准农业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研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设施农业

  开展主要果蔬,土壤及无土栽培,农业自动控制灌溉及施肥,水产养殖等设施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设施农业配套技术体系支撑能力。

  --农用生物制品

  以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展重组杀虫菌剂、菌株,畜牧新型疫苗,饲料等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绿色生物制品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9、海洋技术

  --渤海海洋环境监测及污染预警、监测与控制

  以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可持续利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及风暴潮监测,渤海海洋灾害预警、监测、数据分析与应急处理系统,渤海船舶、石油钻井平台及相关作用油类污染物“零排放”,石油等污染物化学、物理、及生物处理,海洋环境及监测仪器设备等技术研究。

  --海水直接利用及海水淡化

  以向大海要淡水和发展海水直接利用,解决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缺乏为目标,重点开展海水预处理,海水防腐、防生物附着及装备,滩涂海水灌溉农业,冷却海水、大生活用海水和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对环境影响评价和处置,浓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

  --海洋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

  重点开展海洋水产食品质量安全,海洋生物高值化食品开发,传统产品改造与升级换代,为提高海洋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海水集约化设施养殖与海水养殖动物营养和高效饲料

  研究节能工厂化养殖,鱼类深海高效养殖平台设施及产业化,深水网箱安全防护,高效健康养殖,多品种立体养殖,养殖配套设施、监控与预警系统,重要养殖动物的营养与高效饲料,微生态剂、免疫增强剂和抗菌肽,无公害、无残留饲料添加剂等技术,增强对养殖条件人工控制能力,提高我省养殖业技术水平。

  --海水养殖种质资源保存、优良品种选育、渔业资源变动及生态养护与恢复和典型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与保护

  研究海带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海水养殖生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应用,名、特、优、新、珍、稀种类的生殖调控与性别控制、规模化育苗及健康养殖,雌核发育及全雌苗种制种,海水健康养殖生物保安和病害诊断,黄渤海重要生物变迁及其资源变动,滩涂、海湾及海岛海珍品生态高效增养殖,人工鱼礁生态渔业系统,赤潮等灾害、养殖病害预报及防治,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及控制、生态修复,海湾海岸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保护及重建,海岸带综合治理和保护。

  --海洋活性物质及海洋生物制药

  重点研究海洋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海洋生物多糖、多肽、皂肽、皂苷、微生物天然产物开发和应用,海洋多糖稀土材料、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杀虫剂、抗菌剂等农用生物制剂,海洋生物工具酶,海洋极端环境生物活性产物筛选及利用,海洋药源生物培育及规模化,海洋基因工程、天然产物、化学修饰创新药物,海洋中成药。

  --船舶修造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发

  研究开发远洋捕捞及加工船、大型客货滚装船、海洋工程船、多用途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海洋平台、游艇、电动船、玻璃钢船等船型开发和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和修理改装,船舶性能、结构、噪声、振动等共性关键技术,关键机电设备和内装修国产化及先进制造,积极推进船舶修造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开发

  研究开发海盐生产工艺及系列盐产品,海水提取化学元素及再利用精细化工,苦卤、海洋化工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化学资源回收再生等技术,真正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使产品多样化、系列化、规格化和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强的适应性。

  --特种海洋新材料

  充分发挥国家驻鲁海洋单位和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的作用,研究用于各种船舶、海上设施、海洋工程设备防止腐蚀、防生物附着、生物污损的海洋新型防护材料和工程材料,耐压浮力材料、耐蚀合金材料、耐压密封防水材料,环境保护用材料,温度敏感、化学物质敏感、生物敏感等特殊功能材料。

  10、社会发展

  --医疗卫生

  重点研究早期诊断治疗,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基因疫苗,细胞、组织修复,重要人体器官组织移植。

  --人口与健康

  加快重大疾病早期检测、诊断与预警,基层医疗保健,生殖医学,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研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公共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