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为重点的骨干教师培训及“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教育教学中层干部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8、构建平台,加强学习与交流。一是开展教学评优,围绕课程教材改革,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评优活动;二是开展“双创杯”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训练;三是评估校本教材的建设,每三年举办一次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建设展示会。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校本教材给予表彰奖励。
三、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课程改革年”活动领导组。
组 长:戴明芳
副组长:高雨吉 李卉坪 宋立民
成 员:车百文 许天成 赵树林 赵丽红 赵大志
叶浦明 智洪波 杨雁飞 李村凌
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四、时间步骤
“课程改革年”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论证,制定全市“课程改革年”活动方案。(2008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
1、组建吉林市教育局“课程改革年”活动领导组;
2、召开“课程改革年”活动启动大会;
3、制定下发《吉林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年”活动方案》;
4、组织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5、学校制定“课程改革年”活动方案。
6、开展校本培训。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开展“课程改革年”系列活动。(2008年3月至11月)
重点开展课程改革培训;确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培育课程改革示范专业实验点;开展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德育模式改革实践;开展内涵发展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实施专业课、德育课、文化课教学内容改革;开展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评优;开展学生专业技能竞赛。
第三阶段:交流经验,总结“课程改革年”活动成果,各职业学校上报“课程改革年”活动报告。(2008年12月)
1、总结“课程改革年”活动成果,交流经验;
2、表彰在“课程改革年”活动中取得荣誉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年”活动,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工作深入开展。要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全面调动广大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结合,开发与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相结合的课程和培训项目,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有效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机制。
2、要加强学习培训。在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学习的基础上,各学校要积极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讲座、举办研讨会、专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使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先进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普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