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传发动
(一)形式多样,因地制宜。
各地在每轮强化免疫活动前1~7天,把所辖区域内所有强化免疫活动服食点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负责人、免疫对象、免疫程序、工作规范等信息以报纸、网站或公告等形式向公众公布。要在各自然村、市场、车站、流动人口聚居地悬挂横额、张贴强化免疫活动公告和标语等。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传单、标语、宣传车和宣传单等宣传媒介,在市场、车站等人口流入、流出地和聚居地、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发动要深入到所辖区域的街头巷尾,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各乡镇、村干部和乡村医生要负责辖区内的宣传发动、发放强化免疫通知单、挨家挨户搜索适龄儿童和协助服苗工作,保证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组织并利用学校教师、学生参与强化免疫宣传工作,传递强化免疫信息,各地中小学增设强化免疫活动讲座,通过教师、学生向当地宣传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意义、时间和对象。宣传活动要求在免疫活动开始前1~7天开始,持续至活动结束。
六、技术措施
(一)加强培训,确保质量。
为保证本次强化免疫质量,各地必须严格执行《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所有参与服苗与督导活动的各级各类人员,使其明白活动的意义、要求、职责、任务等。培训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安排、措施和时间进度要求;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任务、程序、规范及负责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服苗规范等,真正做到带冰接种,看服到肚,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能吃热食物和不能喂奶。
(二)认真做好摸底造册工作。
各乡镇(街道)政府要组织乡镇、村干部、卫生院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和村医进行挨家挨户核查、摸底登记工作,所有服苗对象要按表1的要求登记入册,同时要告诉入册儿童家长服苗时间和地点。对不愿登记的家长,可不登记家长或儿童姓名,只登记儿童年龄、服苗次数,对未全程免疫儿童应动员其接受常规免疫。
(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各地采取适当的接种方式,确保每一个应免疫儿童都能得到免疫。接种方式应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定点、巡回、入户相结合接种方式。固定接种点原则上设在常规免疫接种点,每个接种点应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要有明显的标记和有关宣传资料,包括:服苗方法、对象、时间,保证充足冷藏设备、疫苗、冷开水、服苗用具等。临时固定接种点可设在农贸集市、车站、码头或机场等。入户接种要求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由一个服苗组负责,接种人员应选择适宜时间入户,如早上或晚上,以保证发现更多的儿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