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部教职成司函[2009]19号《
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各学校遵照教育部职成教司当年编印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用书目录》选用国家规划新教材及国家规划新教材出版单位编写的相关课程的教辅读物,市教育局将对必修课教材和会考科目教材实行推荐书目管理,并将组织力量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训校本教材。
三、加强保障建设,优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环境
1、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
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各县(区)要落实职责,建立职业教育教研机构,配备专业教研人员,狠抓教学管理工作。各职业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机构建设,充实人员,确保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优先保证教学投入,加强实习实训能力建设。
教学工作的基本经费要优先保障。设施设备投入要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努力增加实习实训工位。集中财力建设重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利用合作办学等资源开发校外实训基地。
3、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建立和完善职教教科研机构。各级职教教科研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学研究机制,以此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充分保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加快推进校本教研,以实际问题为载体,重视教学案例研究和小课题研究;建立以老带新、同伴互学机制,促进群体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省市级科研课题申报立项、优秀教研论文推荐、评选等工作。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2010年底前,全市中职校的学生和教师之间比例逐步达到18:1左右,其中兼职师占教师总数的30%;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0%,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到60%;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达到50%。要提高专业课教师技术考证等级,引导和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第二职称的评审。各校要健全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研修制度,做到管理落实、人员到位、时间充足,充分保证教师在企业中的研修条件,促进专业课教师素质提升。
4、加强实习实训管理,健全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