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遂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5、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职教特色的教学模式。
  要彻底改变职教教学普教化现象,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要深入理解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步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技师一体化,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把“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先做后教”等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开发和使用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6、坚持基本学制,探索学分制改革。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1年为主。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必须保证两年。
  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开发适合不同需求学生的灵活、弹性学习制度。根据职教课程的自身特点,合理科学地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并组织好教学管理工作。各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进程等方面建立充分自主的平台,逐步实行走课制、走专业制。要加快弹性学习制度创新,结合专业建设和学校具体情况,建立弹性学籍管理和学分互认制度。要建立健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领导与管理制度,做好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和实训设备等建设工作。
  7、深化考试考核制度,构建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逐步推行“学习过程评价、作品评价、职业技能考核和鉴定、实习单位评价、毕业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从2009年入学新生开始,建立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毕业会考制度:第一学年对所有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实行会考,第二学年对专业技能课程的2门基础平台课、1门专门化方向核心课实行会考,第三学年对实习实训进行考核,建立技能成绩年终汇总分析制度。其它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由学校组织结业考试,所有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毕业会考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另文通知)。全市会考工作是监控和评价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各县(区)、各校要高度重视,要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中职学校师生技能竞赛长效机制,实施“双证制”。通过定期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全市每年举办一次技能大赛,县(区)、校要层层举办全员技能比武,要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把技能大赛与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结合起来,建立以赛和练为基础的标准化的实训基地。各校要将技能比赛、等级考试和劳动保障部门职业资格鉴定结合起来,对毕业生实行“双证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