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性商贸集散地;抓规划、强基础、创品牌,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

  1.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1)加快大型批发市场及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城东综合商贸城、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二期工程、田东运德物流中心、隆林南盘江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大旺港煤炭配送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各县(区)特色专业市场建设。(2)推进物流园区及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百色城东物流园区、隆林煤炭物流基地、田东石化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3)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建设,全面构架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流通消费,搞活农村市场流通。(4)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提升流通业水平,形成大流通格局。

  2. 努力做大旅游业。(1)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按照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修编百色旅游发展规划,完善重点县(区)旅游规划,开展布洛陀壮民族文化景区、大石围天坑群、靖西峡谷群、百色古文化遗址等重点景区详细规划。(2)加强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完善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红七军红八军胜利会师旧址、靖西通灵大峡谷、乐业天坑群、田阳敢壮山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遗址等景区配套设施。(3)创建优质旅游品牌。百色起义纪念公园、靖西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山峡谷等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右江区大王岭、澄碧湖等争创国家4A级景区,靖西县争创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乐业、凌云县争创广西优秀旅游县。(4)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完善南宁-百色红色之旅、南宁-靖西风光游、南宁-大王岭休闲娱乐游、南宁-乐业探险游等精品旅游线路。(5)加强旅游开放开发合作。引进知名、大型旅游企业,共同合作、开发我市旅游业,扩大客源。引进先进的旅游管理方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 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鼓励发展社区、家政、养老、中介、咨询、广告、信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适度发展文化企业、体育企业、出版发行、影视制作、保健康复、特许经营等休闲娱乐服务业。

  (六)加强开放合作,着力深化改革。

  加强区域合作,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促经济发展;加快改革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发展动力。

  1.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1)继续推进“四南合作”战略。坚持融入以南宁为主的北部湾经济区、对接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联合以文山州和黔西南州等为邻居的西南地区、联通以高平为邻居的越南,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大力向外推介百色,加强区域合作,吸引一批产业项目进入百色。(2)扩大对外合作。争取明年缔结一个以上友好城市,加大对友好城市的联系联络工作,促进经贸往来,实现互利双赢;利用广州市对口帮扶百色的有利条件,加强经贸协作;加强与西南邻近市、州、县的合作,在煤炭、电力、交通、商贸、旅游、文化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与越南的双边合作,推进矿产资源为主的加工贸易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3)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和客商的联络,做好区域合作与服务工作,积极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项目“大兑现”工作,做到“政府兑现承诺,企业兑现投资”的双向兑现,扭转招商引资效率不高的状况。(4)加强项目推介。按照“特色资源-优势产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组织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储备,规划编制出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项目,以成熟的项目推介不断提升百色的知名度;采取“以商引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等的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推介项目、宣传百色的工作力度。(5)抓好项目落地。继续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继续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和力量的整合。全年计划通过引进区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超过140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达4000万美元。

  2.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1)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产权转让、产权管理、投资管理、风险规范等制度,建立起更加符合出资人要求,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体系。加强市属118家国有企业的规范管理,盘活企业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推动国有资本向大企业和重点优势产业集中。(2)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对下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支出改革,继续推进规范津补贴改革;加快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政府收入体系;切实做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以开展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行代建制,建立政府投资后评价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财政税收、信用担保和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4)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和基层农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5)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建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

  (七)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待岗人员技术培训,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途径,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让劳动者共享发展进步成果。

  1.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1)增加有效就业供给。切实做好待岗人员的就业培训,采取政府出资免费培训和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多种方式专门用于企业待岗职工和外出返乡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定期免费为工业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企业的待岗工人再就业,享受就业优惠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万人。(2)继续深入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鼓励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建立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0万人。(3)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12个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重点抓好右江区、平果县、田林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一楼服务大厅的建设;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方面,抓好西林县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继续向自治区劳动保障厅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乡镇和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积极搭建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立市、县、乡、社区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对新兴产业、行业所需职业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4)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将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下岗失业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纳入重点帮扶范围,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置、落实优惠政策重点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帮助就业等措施,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