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努力开创项目融资新方式。在努力争取申请上级补助、地方财政自筹、企业自有、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传统融资渠道资金的同时,更多采用BT、BOT、信托、发行债券、国外政府贷款、战略合作伙伴、投融资平台融资等新的融资理念、方式、方法,扩大融资规模,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1)银行贷款融资。加强城建投融资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市开发投资公司、工业投资公司、银信担保公司的资产注入,整合土地、经营性矿产权等,做强做大融资平台。建立健全县(区)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发挥政府协调服务职能,促进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争取金融部门更多的资金支持。(2)债券融资。及时抓住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机遇,抓紧做好项目筹资申报工作,争取我市融资渠道有新拓展。(3)国企重组融资。通过推进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并购重组等方式,组建大的投资集团,作为政府投融资的平台,通过优良资产融资、直接发行债券融资等,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4)其他方式融资。积极推进BT、BOT融资方式,引进有资金实力以及施工技术水平高的企业,投资建设我市急需建设而资金尚未到位的项目,待项目建成,我市项目资金落实后进行回购,缓解当前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力保工业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改善工业发展环境,组建大集团,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把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工业稳定增长。
1. 发挥政府协调服务职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1)强化经济运行协调服务。加强对有色金属、石化、冶金、电力、煤炭、糖纸、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等八大重点发展产业的监测与分析,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降低市场风险;(2)加大工业产品的促销力度。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我市强优企业和名特优工业产品,积极做好工业产品的销售工作;加强信息通报,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协调有关部门在政府采购中优先使用本地产品,对本地企业参与重大项目设备的投标,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引导和鼓励企业用好、用足国家近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寻找商机,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抓好企业营销工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3)继续争取优惠供电政策。积极向自治区反映和争取给予我市铝工业用电执行丰水期电价,帮助我市铝工业,特别是电解铝生产企业稳定生产渡过难关。(4)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协调各金融单位加大对我市工业企业信贷投入,重点满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企业的资金需求,创新银企合作方式,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的有效融合;加快和完善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规范运作,为众多中小企业创立一个有效的投融资服务平台。(5)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对发展前景好、增长快、效益佳的重点企业,在政策、资金以及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上给予倾斜,促其开足马力多生产;对经营水平下降及亏损严重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帮助制定扭亏增盈措施,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开拓市场;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 协助企业做好项目工作,增强发展后劲。(1)做好“千亿铝”产业工程实施服务。紧紧抓住国家编制并组织实施十大支柱产业振兴规划、自治区出台七大千亿元支柱产业实施方案和七大特色产业规划的重大机遇,争取把我市铝工业等更多的重点产业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相应规划,争取自治区出台加快“千亿铝”产业发展的决定。努力争取靖西信发铝项目核准;督促抓好平果铝电解铝二期工程、靖西信发电解铝二期工程、平果棕刚玉以及田阳聚合氯化铝等项目开工;推进田东锦盛化学氧化铝和烧碱二期工程、田东石化总厂扩建工程、那坡年产32万吨铝合金棒项目、隆林年产10万吨铝板带项目、瓦村梯级电站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田阳华润日产4500吨、田东登高日产4000吨、凌云通鸿日产4500吨等水泥项目建设,加快平果铝年产25万吨电解铝二期、华银铝电解铝项目、银海铝电解铝三期、华能、隆林、华鼎火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2)协助企业做好项目技术改造工作。指导企业做好技改项目申报工作,争取自治区安排更多的技改贴息和补助资金。市、县(区)计划安排技改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改贴息和补助,市本级今年将安排300万元以上,各县(区)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引导企业及金融单位将资金投放重点放在铝、铜、锰、石化、冶金、电力、煤炭、糖纸、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上。加快右江矿务局综合机械化改造、融达铜业年产10万吨粗铜等技改项目;着力抓好百色矿山机械厂、桂西制药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异地改造项目。
3. 大力培育强优企业,加快重点园区建设。(1)进一步集中资源优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选择一批铝、铜、锰、石化、电力、煤炭、糖纸、建材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列入我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创造条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2)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依托优势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途径,引进外地强优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争取出现超百亿元的企业,打造更多的百亿元、十亿元企业。(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提高工业集中度为重点,切实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开发,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强化百色、平果、田东、靖西等四个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成为产值100亿元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新山工业园区。
(三)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 稳定粮食生产。贯彻落实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计划430万亩左右,推广超级稻100万亩,新增粮食3万吨左右。
2.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升“十个百万亩工程”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力发展右江河谷亚热带特色农业,建设百色城区菜篮子基地、高速公路沿线水果蔬菜基地;适度扩大水果、蔬菜、茶叶、烟叶、桑蚕等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年内水果种植面积计划新增6万亩,蔬菜新增4万亩,桑园新增0.5万亩、茶园新增1万亩;鼓励和扶持以猪、草食畜禽、优势水产品为重点的规模标准化养殖,生猪存栏规模达到392万头、肉牛79万头、山羊78万只,水产品产量达8万吨。加强农产品加工开发建设,扶持培育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打造“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