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组织动员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抓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各类体校要招收、培养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人体育运动学员;全民健身路径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适当增加相应的设施。
(7)建立市级残疾人体育专业管理机构;市配备相应的管理资源,要建立固定、适合残疾人体育特殊需求的体育综合活动场所作为残疾人体育资源中心;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裁判员、分级员队伍;做好市集训队的选拔、训练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解决残疾人运动员等级评定、就学就业和保险、奖励问题,把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解除后顾之忧。实行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化、专业化、年轻化,为省争光、为市争光。
(8)积极备战和承办好2010年在我市举行的第六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广泛动员社会,进一步增强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力度,积极参与2010年第五届省特奥运动会各项重大体育赛事。
(六)社会环境。
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市改善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环境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是:
1.任务指标。
(1)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的舆论氛围。
(2)加大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健全残疾人事业宣传网络。
(3)在公众传播媒体中积极推进“字幕工程”;办好手语新闻节目和残疾人专题节目。
(4)宣传优秀残疾人、先进残疾人工作者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增强社会助残意识。
2.主要措施。
(1)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单位、新闻媒体采用不同形式,报道反映残疾人生活,宣传残疾人事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增加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等内容,培育爱心,营造关爱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舆论环境。
(2)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早日开办手语新闻节目。市、县广播电台普遍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积极推进影视作品加配字幕。
(3)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的建设,广泛动员公共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成就和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宣传社会各界扶残助残取得的成效。
(4)继续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和“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举办好“国际残疾人日”活动。
(5)大力宣传“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典型事迹,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
(6)继续组织好全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作品的评选工作,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的评选,并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七)维权。
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各项合法权益,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十一五”期间,我市维护残疾人权益工作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是:
1.任务指标。
(1)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使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
(2)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推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加大执法和法制宣传力度,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
(3)加大政策维权工作力度,针对残疾人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需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维护残疾人权益。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大恶性案件的查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