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六)社科交流进一步拓展。市社科联先后组织社科界代表赴日本、埃及、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加强了与外界学者的互动,拓宽了我市社科研究工作者的视野,形成了《文化产业--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等多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报告。
  (七)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惠州社会科学大厦(惠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已列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设项目。
  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得到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社科事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日益改善和加强。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我省其他地级市相比,我市社科研究工作尚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社科研究水平不够高、层面不够广、学术规范欠缺、学科水准不均衡,例如法律、经济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二是应用对策研究有待加强;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二、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方向,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大力弘扬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步伐,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服务。
  (二)发展目标。进一步繁荣发展惠州哲学社会科学,打造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应用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思维紧贴时代脉搏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机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有惠州地方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本框架。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咨政方式,提高应用对策研究水平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实际,组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及具体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对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人本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兴市、创新强市、生态旺市、依法治市”等六大战略,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名城、发展动力、民营经济、文明惠州、绿色惠州、和谐惠州、平安惠州、党的执政能力和党风廉政等十大建设开展研究;加强对具体工作的应用型、对策型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