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惠市委办〔2007〕73号)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惠各副局以上单位:
  《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8月23日

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市建设珠三角东部经济强市、打造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文化大市服务,根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自我市社科联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在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社科交流、社团管理、社科机制和社科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社科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地方人文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廖仲恺、邓演达等历史名人的研究成果被海内外学界所关注;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委托我市完成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重点课题《廖仲恺研究》,填补了我市没有省级人文科学课题的空白;2006年,社科研究课题申报近70项,与往年相比,申报者积极踊跃,申报面广,学科覆盖面宽,社科研究氛围日趋浓郁。
  (二)社科组织网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和博罗县都已成立了社科联,社科工作机构延伸到了基层和社区,我市县(区)社科联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三)社团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市社科联通过采取分类管理、定期走访、评选先进、下达课题、重点扶持、挂钩联系、共同开展活动等措施对社团实行动态管理,带动和激活了社团工作。市人口学会、市老年学会、龙门农民画协会、市人才研究会、市律师协会、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等社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团荣誉。
  (四)社科普及活动深入开展。每年一度的社科普及周活动,成为我市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市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惠州社科讲坛、《惠州社会科学》和社科知识下基层活动,成为我市打造社科普及品牌工程的重要载体。
  (五)社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制定和完善了《惠州市社科联兼职领导联系和指导各学会工作制度》、《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评估指标体系》、《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试行办法》等一系列社科研究课题管理、社科优秀成果奖励等工作机制,为我市依靠制度促进社科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