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搞好宣传教育。重点开展对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宣传。有条件的地方应在适当范围内,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救援队伍,采取预案演练的方式,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严重危害,掌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面对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抓好法律培训。今年,要充分利用中央、国务院六部委在全国县(市)、乡(镇)和村级干部中开展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等应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纳入教育内容,纳入培训重点,纳入法制轨道,加大普法教育和法律培训力度。通过法律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群策群防体系。
三、完善应急预案,着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今年我国南方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给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山地多平川少,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灾害多发,在应对和预防突发地质灾害、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突发群体性事件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应急管理工作形势,把抓好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作为今年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按照
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的新制度,提出的新要求,抓紧对现行有关应急管理规定的清理完善工作,凡与
突发事件应对法相抵触或者不一致的,要抓紧时间修改完善。一季度前,由省厅地质环境处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完成省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各开发区土地分局,要在4月底前完成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地质灾害易发的山区丘陵区、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编制专门的应急预案,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制定建立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近年来,因违法违规占地、土地征用标准不合理、非法违法采矿等导致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各级要把做好预防和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并出台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以“三个到位”(监测到位、防范到位、处置到位)为重点,以“三个减少”(群众越级集体上访减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减少、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减少)为目标,在有效预防、关口前移和及时处置上,增强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针对性,切实把矛盾、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全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省厅本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由执法监察总队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于3月底前完成。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各开发区土地分局,要在4月底前完成应急预案的拟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