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发布日期:2009年4月10日 实施日期:2009年4月10日)废止

南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府办〔2008〕4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南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桂政办函〔2006〕74号)、《南宁市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府发〔2006〕91号)制定本预案。

  (三)现状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我市(原行政区划范围)均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高、中、轻易发区分别占全市面积的10.26%、38.16%和51.58%。发生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煤矿采空区沉陷、不稳定斜坡、膨胀土胀缩变形、泥石流、地基不均匀沉降、管涌等。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相差较大,主要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膨胀土胀缩变形、不稳定斜坡和煤矿采空区沉陷为主。其次为泥石流、管涌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四)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按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分为四级: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中型(Ⅲ级)和小型(Ⅳ级)。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市行政区域的特大型、大型、中型,或者涉及跨县行政区域的,或者超出事发地县(区)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