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机局关于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见的通知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机局关于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见的通知
(滨政办发〔2006〕1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市农机局《关于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执行。

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关于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见
(滨州市农机局  二○○六年四月十二日)

  近年来,我市小麦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以后,积极开展了以玉米收获机械化、秸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5年,全市完成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16.5万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6.2%;玉米秸杆青贮47万吨,占玉米秸杆总量的8.8%;保护性耕作面积6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3%。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玉米收获机械化一直是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免(少)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先进耕作技术。实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于改革传统耕作模式,建设节约型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目标:从2006年起,全市年均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00台,至2010年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500台,玉米机收率达50%左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目标:2006年各县(区)都要建设示范基地,每个县要建立2-4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都要建立示范点,全市实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占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面积的3%以上;2007年实施面积达到15万亩,占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面积的5%以上;到2010年实施面积达到50万亩,占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面积的15%以上。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