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种植业内部,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棉、有机蔬菜、甜高粱、食用菌等高值经济作物。在农业内部要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年末出栏肉牛45万头、羊150万只、家禽8000万只、生猪200万头,奶产量13万吨;确保完成养殖海参1000亩、海蜇3.5万亩、青蛤3万亩、虾蛏混养2.1万亩、梭子蟹8000亩,全市水产品总产值达到35亿元;力争年内新建高酸苹果基地8万亩。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力争新增10万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提高10%。年内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150万亩以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利用第一产业吸纳一批;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一批;加速城镇化进程,聚集一批;扩大劳务合作输出一批,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内培训农民1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加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蓄水工程建设6000万方,完成农村通自来水人口41万人;组织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完成扶贫开发项目25个,使11个重点乡镇150个村的7.3万贫困人口当年脱贫。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搞好农林业病虫害防治。
四、千方百计确保投资平稳增长
今年计划安排投资过千万元的建设项目565个,当年计划投资591亿元。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计划安排基础设施类项目233个,投资252亿元。全力抓好滨州铁路小营至沾化段及黄河公铁大桥、津汕高速、威乌高速公路滨州段、鲁北2×300MW生态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业生产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投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完成455亿元(含电源建设),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70%以上。计划安排高新技术项目26个,计划投资40.5亿元。多渠道融集建设资金。积极探索建立地方商业银行、民间担保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和城市建设基金,激活民资。抓好第四届银企合作已签约项目资金的跟踪、调度和落实,力争资金到位率90%以上,举办好第五次银企合作促进会,争取签约贷款合同、协议资金500亿元以上。积极搞好企业上市工作,年内1-2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魏桥纺织实现增发配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5-20亿元。力争全市完成土地收入16亿元,其中滨州城区完成9亿元人民币。确保项目建设用地。全年完成土地储备5000亩以上。对倒闭的企业占地、2年内圈而不发的土地依法收回,对改变用途、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价收回,全年处置存量建设用地500亩以上。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加大投资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发利用好北部沿海盐碱荒地,优先保证工业项目用地。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强化对全市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的跟踪调度,加大对国债项目的稽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重点项目的招投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