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建标准海河堤防140公里,保护受海潮及洪水威胁地区人口168.7万人,保护农田55.6万亩。
(五)新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解困人口871万人。
(六)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工业区供水能力和沿海海潮防护能力满足规划发展要求,达到新的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三年冬春水利建设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治水方针,突出农田水利、民生水利、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构建防洪、供水、水环境三大体系,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各级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我区形成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提供水利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突出民生。着力解决好民生水利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快改变部分地区用水困难和不安全的落后局面,坚持不懈地排民忧、解民困、谋民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优良生态和优美环境。
2.远近结合,立足当前。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现实需要与科学发展相结合,先修复现有水利工程,后上新项目,先集中力量治理桂中、左江、桂西北旱片,其他逐步分期实施,分批推进,着力推进农业水利化,为确保我区粮食安全、蔗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利用冬春水利建设的时机,集中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力量,突出农田水利、民生水利、重大项目建设等,着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提高我区抗御旱洪灾害的能力。
4.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强化政府对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公益性水利事业与经营性水利产业协调发展。
5.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管理促成效,加快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形成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推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重点
(一)目标任务。
重点推进农业水利化和水利现代化,强化农业、工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基础,进一步提高全区水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水利建设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