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通知
(桂政办发[2009]7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十七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部署和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的决定,为推进我区冬春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我区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抓好水利这件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大事,增强水利保障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依据我区“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结合当前我区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实施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重要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农业的命脉。我区洪涝干旱频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2007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2280万亩,仅相当于历史最高水平2455万亩(1977年)的92.8%;现有1817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占水库总数的41%;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00万人;37个重点防洪城市(镇)中66%的规划内防洪堤没有建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粮食生产、保障民生以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加快水利建设,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是当前科学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兴水利、治水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实施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完成2008~2010年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后,可以达到如下主要效益:
(一)全区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80万亩,使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2460万亩的历史最好水平,农田旱涝保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80%以上,为全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水利保障。
(二)提高甘蔗单产能力,水利设施完善的蔗区单产由现状的不足5吨提高到7吨左右。
(三)全区隐患最突出的1817座病险水库基本得到除险加固。水库恢复和新增蓄水能力8.4亿立方米,恢复和新增供水能力10.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