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各级卫生应急专家库和队伍资料库,逐步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并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实时进行调整。依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医院协会开展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为重点的省级卫生应急培训,各市、县(市)分级开展相关培训。研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物资储备种类,分级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分级组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锻炼现场处置队伍。今年省级要在去年制定的演练方案的基础上实施演练。继续完成去年开始的医疗救治省级进修计划。
六、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及时、有效、规范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新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机制,充实现场处置力量。做好各类急性中毒、核与放射事故、反恐等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借鉴十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大规模突发事件或群死群伤事件卫生应急救援模式,完善科学、规范、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程序。
七、完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
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密切多部门合作。加强部门间、地区间联防联控。加强与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的联系,多请示,多汇报。准确通报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开展部门间、地区间的联合培训、演练和检查。建立卫生应急会商制度。认真落实关于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的有关规定。
八、开展社会动员宣传工作
根据《全国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江苏省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和农村基层发现、报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减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