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巩固义务教育、突出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原则,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逐步缓解大班额问题。逐步理顺中小学校管理体制。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和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完成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任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推进郑汴产业带职教基地建设,对全市农村考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学费1000元。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郑州师专申报郑州文理学院。
由市教育局、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以及郑汴产业带管委会负责落实。
25.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全年全市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20元。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城乡特困户、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加大对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把在我市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村务工人员纳入失业登记管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补助标准,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为全市低保家庭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补助,为全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补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比例统一提高10%,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加强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保障和管理水平。加
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5%。加快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廉租房15万平方米、周转房20万平方米。
由市劳动保障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房管局、残联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26.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建立涵盖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网络体系。大力推行“片医负责制”,中心城区覆盖人口达到140万人以上。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圈,让社区群众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10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为1318个村卫生所配备医疗设备,为全市96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一辆急救车。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医院结对帮扶工作。加快市妇
女儿童医院建设,加快市精神病医院改扩建、市疾控中心和市七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专项投入,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由市卫生局、财政局、残联负责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