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出台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基础共用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创建计划”,支持郑州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支持工程研发中心、核心试验室建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
由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人事局、版权局和各县(市)、区政府以及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8.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制定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把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镇化相结合,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由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9.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能源,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承载空间。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上半年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自动监控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西流湖生态园区。继续实施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建成林业生态村100个,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30个。积极筹备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加强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启动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实施生态水系规划,继续对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等河道进行治理,加快贾鲁河生态治理与人工湿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部拆除集中供热区域内的燃煤供热小锅炉,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由市发展改革委、爱卫办、环保局、园林局、市政管理执法局、林业局、河务局、水利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0.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保护和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提高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村沼气建设补助标准,落实好稻谷、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地方性农业保险体系。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完成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以中牟为试点开展黄河滩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