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 1.能正确理解健康概念的教职工所占比例
| _____%
|
2.能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的教职工所占比例为
| _____%
|
二、制定学校健康政策,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 1.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
|
|
1.1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
|
1.2有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
|
1.3有校领导、骨干教师、校医、家长、社区成员等参加的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小组。
|
|
1.4有定期的学校健康促进工作会议及活动记录。
|
|
2.是否制定教师控烟、学生禁烟相关政策。
|
|
3.是否制定政策保证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并有配套措施。
|
|
4.是否制定政策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包括课间操、课外活动),并有配套措施。
|
|
5.是否制定师生定期体检制度。
|
|
6.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措施,每年有计划和总结。
|
|
7.是否制定并实施传染病(包括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每年有计划和总结。
|
|
8.是否制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并有配套措施。
|
|
二、制定学校健康政策,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 9.是否制定保护学生安全的政策,并有配套措施。
|
|
10.是否出台其他相关健康政策(按照学校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制定配套政策)。
|
|
11.健康促进学校章程指标:
|
|
11.1是否在学校显著位置展示。
|
|
11.2教师、学生是否了解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基本内容。
|
|
三、学校全体教师职工都承担对学生健康的责任
| 1.学科渗透:
|
|
1.1在各自的学科教学活动中能有机结合健康相关内容的教师所占比例
| ____%
|
1.2有健康相关内容的教案所占比例
| ___%
|
2.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学生组织的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的教师比例
| _____%
|
四、改善学校物质环境
| 1.学校提供有利于学习、运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达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1.1教室人均面积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1.2课桌椅高度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1.3黑板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1.4教室采光照明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1.5是否有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
|
1.6 厕所是否清洁卫生,无异味、无尿碱,男女蹲位符合要求(男厕所蹲位40:1,女厕所蹲位25:1)。
|
|
1.7食堂、操场、宿舍等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
|
2.学校环境的安全性:
|
|
2.1是否对校园内所有建筑和运动场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
|
|
四、改善学校物质环境
| 2.2是否没有安全隐患,或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
|
3.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
|
|
3.1是否保持校园卫生清洁。
|
|
3.2是否美化校园。
|
|
五、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 1.教师对学生是否有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
|
2.是否有校园打架斗殴和欺侮事件发生。
|
|
3.学校是否对有特殊困难(包括学习、经济和生理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
|
4.是否提供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学生参与率)。
| ____%
|
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解决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
| 1.卫生服务:
|
|
1.1学生是否每2年有1次体检,新生入学必须体检,其它年级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体检率达90%。
|
|
1.2是否及时汇总学生的体检结果并对学生体检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家长。
|
|
1.3是否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接种,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小学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90%以上。
|
|
1.4教师是否至少每两年有一次体检。
|
|
1.5是否建立师生健康档案(至少达90%)。
|
|
1.6学校有针对师生中主要健康问题安排的医疗保健、知识讲座活动,每学年至少两次。
| ____次
|
1.7是否有经过培训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1.8 是否建立学生和教师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并有完整记录;
|
|
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解决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
| 1.9 是否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并有完整记录。
|
|
2.健康状况指标
|
|
2.1 龋齿患病率
龋均
| ____%
_____
|
2.2 龋齿填补率
| _____%
|
2.3 近视新发率
| _____%
|
2.4 营养不良率(是否呈下降趋势)
| _____%
|
2.5 肥胖率是否呈相对下降趋势
|
|
2.6 肠道蠕虫感染率
| _____%
|
2.7沙眼患病率
| ____%
|
2.8本学年学生在校内严重受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率(严重受伤指受伤后至少一整天不能上学或运动)不超过1%。
| ____%
|
2.9 本学年学生因病缺课人均课时
| _____
|
3.每学期至少1次邀请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 _____次
|
4.学校卫生室基本配置是否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基本要求。
|
|
5.学校保健人员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有关部门的学校卫生或健康教育的培训。
| _____次
|
七、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 1.健康教育课的设置:
|
|
1.1是否学生每两周上一节健康教育课
|
|
1.2是否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考核
|
|
1.3是否学生有健康教育课本,教师有健康教育教材、教案和教具。
|
|
2.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学习健康技能的活动(学生参与率)。
| ____%
|
七、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 3.学生与教师的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指标:
|
|
3.1.烟草危害
|
|
3.1.1学生了解烟草危害健康的基本知识(知晓率)。
| ___%
|
3.1.2掌握劝阻和拒绝吸烟技巧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1.3无学生吸烟。
|
|
3.2.膳食营养:
|
|
3.2.1学生平衡膳食知识知晓率
| ____%
|
3.2.2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偏食、过多摄入糖、油炸等食品、蔬菜水果摄入过少)的学生比例
| ____%
|
3.3.口腔保健行为:
|
|
3.3.1每天早晚刷牙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4.用眼卫生:
|
|
3.4.1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知晓率
保护视力知识知晓率
| _____%
____%
|
3.4.2读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5.运动锻炼:
|
|
3.5.1每天运动(包括早操、课间操及课外活动)1小时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5.2周末连续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6.安全:
|
|
3.6.1具有交通安全意识的学生比例
| ____%
|
3.6.2掌握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的学生比例
| _____%
|
七、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 3.7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8没有随地吐痰行为的学生比例
| ____%
|
3.9在心情不好、碰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老师、家长或其他途径帮助的学生所占比例
| _____%
|
3.1认识到健康是人生最宝贵财富的学生比例
| ____%
|
3.11懂得毒品危害相关知识的学生比例
| _____%
|
3.12懂得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的学生比例
| ______%
|
八、学校与所在社区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关系
| 1.每学期至少参与1次学校组织的深入社区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的学生所占比例
| ____%
|
2.学校每学年至少有1次邀请社区人员参与校园内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
| ______次
|
3.社区是否有保证学校周边健康环境和安全的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