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健康促进学校申报与考评工作的通知
(苏卫办〔2006〕69号)
各市卫生局、教育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苏卫疾控〔2006〕26号,以下简称《创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正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为使全省“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省卫生厅、省教育厅从2006年10月1日起,接受各市中小学校“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健康促进铜牌学校”的申报,并开展相关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要按《创建通知》要求,积极开展所在市“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今后,原则上只有获得市级奖牌(铜牌、银牌、金牌)的学校才能申报省级铜牌。申报省级银牌、金牌时,获得过市级银牌、金牌的学校将优先考虑。
二、取得市级奖牌的学校若申报省级“健康促进铜牌学校”,由市卫生局会同市教育局对创建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集中上报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学校进行抽查评审。如抽查有不合格的,除了抽查合格的学校可以授省级铜牌外,其余的学校暂不予命名。
三、创建学校取得“省级健康促进铜牌学校”后,方可逐级申报“省级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和“省级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申报程序同省级健康促进铜牌学校,各阶段的创建时间不少于一年。
四、申报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健康促进铜牌学校”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附件一);
2、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初期填写的《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基线调查表》(附件二);
3、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内容主要包括: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2)制定学校健康政策,推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3)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承担对学生健康的责任;
(4)改善学校物质环境;
(5)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6)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解决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
(7)促进学生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8)学校与所在社区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关系;
(9)申请金牌的学校与所带动创建成功的一所铜牌学校的健康互动关系(作为申报金牌学校的必备条件)。
4、市卫生、教育部门填写的《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验收记录表》(附件三)。
五、省卫生厅和教育厅原则上每年命名一次。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申报材料之日后两个月内按照省级评审程序组织评审。获健康促进学校奖牌时间以评审通过之日为准。
请各地按照以上要求,认真做好健康促进学校的申报工作。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六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1:
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
申报学校(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 申报学校全称
|
| 申报等级
|
|
学校地址
|
| 已获奖牌的种类及日期
|
|
校长姓名
| 联系电话
| E-mail
|
|
|
|
校医室姓名
| 联系电话
| E-mail
|
|
|
|
在校生数
|
| 专职健康教育教师
或保健教师数
|
| 教职工数
|
|
学校是否已被当地卫生部门命名为无烟学校?
|
|
创建期间,学校
| 是否发生过集体食物中毒?
|
|
是否发生过传染病暴发流行?
|
|
是否发生过学生和教职工的重大伤残或死亡等意外事故?
|
|
二、学校创建情况
|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 成立时间
|
| 创建工作实施小组
| 成立时间
|
|
组长姓名
|
| 小组成员数
|
|
组长在学校担任的职务
|
| 小组成员分别来自哪些部门?
|
|
是否做过基线调查?
|
| 是否已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
|
一年中召开创建工作会议次数
| 有无会议记录?
| 一年中组织健康促进活动次数
| 有无照片?
|
|
|
|
|
创建工作资料是否设有专人管理?
| 创建工作资料是否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 对照评价标准创建工作档案是否完整?
|
|
|
|
三、学校申报简要理由
|
|
四、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五、市卫生局审核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六、省级专家组审查意见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七、省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