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一、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认真实施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性措施,大力推行乙肝疫苗免疫预防工作,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到2010年使我省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其中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率。

  (二)工作指标

  到2010年实现如下工作指标:

  1、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0%以上;

  3、2002年以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

  4、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建立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证和考核制度,并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建立乙肝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动态评价乙肝防治工作;

  7、实行安全注射,预防接种及医疗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材。

  二、防治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1、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国家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目的,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周期。要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管理,保证每月至少提供两次预防接种服务,严格执行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规定,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拥有充足的和均等的机会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承担乙肝疫苗接种任务的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单位的责任。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的要求,落实乙肝疫苗接种“三联单”制度,确保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各地要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意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