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
艾滋病防治条例》宣传贯彻力度,落实艾滋病防治“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动员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搞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推动落实对吸毒传播和经性传播的干预措施,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数量,稳步提高治疗人数和维持率,促进安全套措施的推广;进一步完善检测、监测网络,强化质量控制,搞好疫情报告与管理;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工作,开展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帮扶活动,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加大对重点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力度。
8、努力提高免疫预防工作水平。贯彻落实《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配套文件,加强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和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基础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保持高水平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健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逐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把农民工子女等流动儿童纳入当地免疫规划,同等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预防接种;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做好重点地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处理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疫苗衍生株病毒循环的应急能力;组织实施《江苏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06-2010年)》,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免疫及时率,开展大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组织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有效控制麻疹疫情;落实流脑、乙脑等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疫苗覆盖率,做好疫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积极推广流感、流脑A+C、麻风、腮、甲肝等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9、加强疟疾等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实施《江苏省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落实疟疾防治的各项措施,认真做好春季休止期根治,提高基层医务卫生人员的防治能力特别是对输入性病例和重症恶性疟病人的识别与救治能力,有效控制传染源,控制疟疾暴发流行,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认真实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落实《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犬伤者的规范处理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组织实施《江苏省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健全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率,落实麻风康复合作项目,努力控制麻风病人的畸残发生率。加强碘缺乏病、地氟、地砷等地方病的监测与病情调查,建立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做好鼠疫、登革热、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与防治,落实重点地区防治干预措施,严防发生暴发疫情。搞好土源性线虫病、肝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巩固消灭丝虫病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