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食堂管理制度及责任制落实等情况,重点对食物原料(大米、面粉、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索证验收、从业人员健康持证及个人卫生知识、加工环境、食堂餐饮具清洗和消毒、防护措施等进行监督检查。
校内及学校周边小食品店卫生:检查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来源和索证、进货台帐记录;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有害有毒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等问题。
校内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卫生:检查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加工经营情况和原料来源、索证验收,以及是否存在使用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等原料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食品。
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符合《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
四、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组织准备(3月15日前)。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活动的强大声势。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自查整改(3月15日- 3月31日)。组织力量专项整治学校及其周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摸清辖区内学校食堂的数量、分布情况及就餐人数,学校食堂、商店、小餐饮等食品加工经营状况;加大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督促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
第三阶段:集中行动,检查处理(4月1日-4月底前)。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推进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落实。
第四阶段:通报信息,总结上报。整治结束后,各地要及时汇总信息,向社会通报行动成效、典型案例等,省卫生监督所负责本次行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和信息汇总工作,请各市于2008年5月15日前将本地区“蓝盾一号”行动工作情况及汇总表的书面材料和电子版报送省卫生监督所,省卫生监督所联系人:高湘陵、董鹤群,联系电话:025-83620839,传真电话:025-83620799,电子信箱:jdyc@jswj.cn。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本次行动既是一个专项整治活动,也是一次本底情况调查工作,各地要认真组织,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并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协作,依据《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结合2007年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今年食品卫生工作重点,巩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