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在扩规模、调结构、创品牌、增实力上实现新突破。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尧山、佛泉寺等景区的开发与运作,努力建设世界级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宝丰县省级文化发展改革实验区规划编制,积极吸引市外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试验区。抓好观音文化园区、宝丰魔术文化城建设,完成汝州风穴寺、郏县临沣寨历史街区抢救文物保护工程。进一步提高香山寺、中原鲁山大佛、墨子阁、叶公陵、三苏园、汝官窑遗址等文化影响力,推动魔术、曲艺、汝瓷、泥塑、绢花等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以交通枢纽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平东、平西火车站等物流园区。突出特点,适度规模,推进区域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形成品牌物流园区。扶持和发展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围绕打造豫西南商贸中心,推进商贸资源整合,加快区域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推动科技、社区、房地产等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3G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依托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舞钢公司、天瑞集团、中盐皓龙等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商业、文化休闲、医疗健身等基础设施。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落实二手房交易政策,活跃住房二级市场。
  (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力度,均衡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园区集聚。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加大老城区建设力度,开工建设香山路、凌云路南延等工程,加快推进大乌路、开源路高速引线改造等工程,对园丁路等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新增城市道路10公里以上。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完成郝堂、大营等15个村庄的改造任务。加快联盟路连片开发和文化宫升级改造,完成和平路西段步行街改造。抓好平顶山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香山公园、山顶公园、湛河绿化和生态文化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开工建设市垃圾处理工程,推进县级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系统达标项目。抓好第四水厂续建工程、鲁山县水厂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城区道路、医院、商业网点、公交枢纽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成平顶山市行政服务综合楼工程。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支持县城镇基础设施、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提高城镇产业支撑能力。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抓好化工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省首批10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加快集聚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驻。推广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加快平宝、平叶、平鲁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七)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进度的量化考核,严格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把新建项目能耗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强电力、煤炭、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重大节能工程和矿井水回用、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加强建筑、交通运输和政府机构节能。巩固和扩大“禁实”成果,新建房屋全部使用新型墙材。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节能监测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制度,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电厂、焦化等行业脱硫改造,完成所有35吨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00天以上。对造纸、制药等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技改、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舞钢市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等工程,县级污水处理负荷达到80%以上,出境水达标率达到70%以上。抓好山区生态林业、城郊绿化、农田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7.5万亩,创建2个省级林业生态县、20个林业生态乡、300个林业生态村。落实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广平煤神马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经验,着力推进八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中水回用、机焦废气回收和矿井水、瓦斯利用,支持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力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商贸物资流通领域改革步伐。落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和燃煤机组脱硫加价政策,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施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天瑞集团、中加公司等一批企业尽快实现上市。按照省统一部署,认真搞好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收入分配、金融、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足用好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奖励政策,吸引和承接国内外高层次的产业转移。积极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博会、第十三届中国投洽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办好鹰城文化宝岛行、第二届“华合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争取签约一批项目。用好国家出口扶持政策,扩大高新技术、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进口。鼓励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
  (九)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十大实事”的落实。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全民创业,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积极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确保全年培训6.5万人、新增5.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就业工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长期停产、半停产的城镇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将失地农民纳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努力实现医保全覆盖。强力推进矿山、非煤矿山、建筑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城市、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抓好流浪未成年儿童保护设施、儿童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农村支教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5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开工体育路小学改造等工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依托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老校区,新建两所规模5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2.29万人。完成平顶山工业学校、汝州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食品实验室科研中心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发展特色教育。进一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中医院综合门诊楼、23个薄弱乡(镇)卫生院改造和3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推进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宝丰县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设,为叶县中医院、叶县妇幼保健院、鲁山县妇幼保健院和6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实行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新建、扩建12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实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免费为2.1万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建成市博物馆、文化中心,实施6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156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扩建改造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市、县、行政村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成300个农家书屋。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