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菏泽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文体服务业。以弘扬文化为主线,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发展大众文化,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素质。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书画、画艺、艺术与古玩、广告、工艺、设计、娱乐、软件等产业。重点抓好菏泽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中华武术村、鲁西南民俗村、戏曲街、书画街、老年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改扩建市级档案馆库房。加强文物保护,力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60处。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自然村“村村通”工作。
  大力推进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投入渠道,加快社会化体育健身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体育,积极发展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彩票、体育传媒等体育组织和经营实体,探索体育运动项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十一)中介会展服务业。坚持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原则,加强诚信建设,完善监管体系,促进中介服务企业按照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服务、沟通、自律的作用,逐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规范提高律师、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与管理咨询、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人才、劳动力、法律服务等市场中介组织,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担保等中介服务方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规范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建立必要的协调磋商机制,及时解决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监管,使行业协会规范健康发展。
  积极促进会展业发展。抓住每年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和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机遇,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较完善的服务设施,把菏泽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和京九沿线的会展中心。以中国林展馆为依托,在周边建设2个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展馆,夯实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加快会展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提升中国林展馆在展览、会议、宾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依托块状特色经济,继续办好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园林博览会、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农资博览会,培育发展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和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行业展会,塑造菏泽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旅游、广告、设计、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
  (十二)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要以提升设计和研发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为重点,逐步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科技服务竞争力。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及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科技资源共享,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大力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兴办各类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科研、学术带头人。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公共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社会化程度。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1%提高到49%左右;省级技术开发中心达到10家,市级达到50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本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十三)医疗卫生服务业。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类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两级医疗体系框架。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提倡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行业监管,减少危害健康、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紧紧抓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给医疗市场带来的巨大需求机遇,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医疗专科,培育新兴医疗资源,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支持发展红十字事业。
  (十四)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引导社区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实现社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采用多种所有制形式,培育社区服务企业法人,鼓励各类资本尽快进入社会急需的养老、托幼、家政、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领域。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民办民助和法人投资、法人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发展途径。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增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困难户、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功能。发动社区内所有人员和单位、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服务。引导商业饮食、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行业和部门把服务站点延伸到社区,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和服务。加大对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一批吸纳就业多的社区服务实体。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完善市县区、中心镇(街)、社区三级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信息联网,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服务体系。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管理体制,促进社区服务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加大对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