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定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素质教育作为巩固提高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5.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学校办学行为基本规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到遏制,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步减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人才培养方式、考试评价模式进一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宏观教育体系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取得显著进展。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因地制宜创造性推动素质教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学习化社会框架。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校园氛围,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解除心理抑郁等问题。各级政府要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7.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每个县区都要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各县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各学校也要建立自己的校外教育场所,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统筹安排校外活动。校外活动要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8.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发挥好法律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与法律素质。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各学校要继续实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聘任制度。要建立完善全市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构筑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实防线。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广泛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