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在通达上做文章,打造抢险交通线。标准化堤岸暨滨河景观大道是集防洪、交通、旅游、生态及土地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既要成为一条防洪抢险运输保障通道,又要成为一条贯通沿黄城市的交通主干道。目前,中卫段(左岸)、吴忠、青铜峡部分段、灵武全段总计160多公里已建成,其余工程段也已全面铺开。要着眼于打造“百年工程”,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程序,确保强度,确保质量,使防洪堤坝、堤防断面及各项附属工程经得起防洪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要着眼于打造 “畅通工程”,参照一级公路标准,全线贯通黄河堤岸硬化道路,迂回贯通沿线各防汛道路,为黄河防汛抢险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无障碍的运输保障线。要着眼于打造“融汇工程”,滨河景观大道不仅要成为沿黄城市带(群)快速通道和城乡一体化便捷通道,还要与“三纵九横”骨干路网融汇连通,形成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提升宁夏在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祖国西部南北大通道中的战略地位。
三要在提升上见成效,打造经济命脉线。产业有序分工、协作发展是城市带繁荣的标志。沿黄区域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带,对全区跨越发展具有整体带动作用。要按照“六个一体化”的要求,围绕国务院《意见》确定的“六大基地、六大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把沿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区块进行经营,按照市场要求和经济流向进行产业布局,打造“五优一新”优势产业链,形成“园、带、群”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形态,形成以银川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四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走区域协调、统筹和特色发展之路。沿黄布局建设宁夏园艺产业园、中宁枸杞观光园、灵武长枣采摘园、贺兰山生态葡萄种植园等各具魅力的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沿黄城镇聚集。要充分释放土地“财富之母”、劳动力“财富之父”和资本“财富之子”的潜能,加快公交互通、金融同城、电讯同区、电力同网、信息共享步伐,实现规划制度同筹、产业市场合体、公共服务均衡、基础设施同步、生态环境共治,使沿黄地区真正成为承接国际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密集产业带和优势平台,以同城化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区域凝聚力和产业竞争力。最近,我让国土资源厅结合水利厅和各市、县(区)的调查,利用遥感技术测定,仅通过标准化堤防建设,配套相关水利设施,就新增土地4.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4.1万亩、新增水面3.2万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1万亩,城市土地成几倍甚至十几倍升值,由此可反映出我们打造“黄河金岸”所取得的初步效益。固原市作为南部山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要引导生产力资源合理流动重组,要加大生态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力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