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法搜网首页
-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评估标准
分值
评分说明
评估方法
备注
组织
领导
10分
政策保障
4分
政策法规
配套措施
1. 当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法规,认识到位,工作重视,将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1
每项单独记分,达不到要求者不记分
查看文件、会议记录、发展规划,听取汇报。
2. 结合当地实际,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的倾斜政策,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 当地政府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予以保障,做到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
4.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师教育专题会议,经常开展相关工作的检查、评估和督导。
管理体制
3分
行政管理
业务管理
按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在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具有保障措施。
1.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
2.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领导和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
3
第1项2分,第2项1分。第1项达不到要求者,两项总分为0。
查看文件,听取汇报及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
领导班子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知识结构
领导班子管理水平、业务素质、工作作风良好。
1.实行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2.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占20%以上。
3.领导班子成员懂得教育规律,热爱并熟悉教师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
第1、3项各0.5分。第2项2分:平均年龄不超过55岁且学历及职称达到要求者记2分,仅学历及职称达到要求者记1分,均达不到要求者不记分。
查看文件、学历职称证、领导班子教学科研成果证书,召开座谈会。
一级指标
备 注
功能
定位
8分
资源整合
机构整合
办学体制
工作机制
1.进行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本地区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1.5
第1项:完全整合者记1.5分,部分整合者记1分,没有整合者不记分。
听取汇报,查看证件、文件、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
达不到第1、2项指标要求,不具备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参评资格。
2.建立与有关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与合作的办学机制。
3.建立与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联系和沟通的长效工作机制。
0.5
机构定位
5分
功能任务
1.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培训管理工作。
达不到要求者不记分
听取汇报,查看文件、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过程材料
和档案资料。
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
2.积极参加和推动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和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4.帮助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开展自主学习,为本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5.掌握和熟悉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关政策咨询服务。
规划
管理
6分
制度建设
1分
目标责任
规章制度
1.具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
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
2.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执行良好。
师资管理
2分
目标规划
管理机制
1.具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和管理机制,全体教师均制定有个人成长规划,执行良好。
2.对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和发展性评价;有效组织教职工学习和提高。
第1项、第2项各0.5分,达不到要求者不记分。
查看资料、学习笔记,召开座谈会。
3.制定教师定期蹲点、挂职制度,并认真落实。
培训规划
科学性
操作性
根据有关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及教科研工作规划,规划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可行性。
查看资料,
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
质量监控
监控制度
检查制度
评估制度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检查、评估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查看过程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
2.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保证研训质量不断提高。
培训管理
规范化
1.建立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教科研活动及本校教师学习业务进修档案,各类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分类合理,符合上级部门档案管理要求。
查看档案资料 (文本、电子)、继续教育证书。
2.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培训活动登记及时、规范、无差错,不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