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我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保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6480.3亿元,增长12.6%,高于年初计划目标1.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6年超过12%,是我省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稳、最协调的时期。财政总收入816.8亿元,增长22.8%,增速连续6年超过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8.6亿元,增长43.5%,创5年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82.8亿元,增长23.7%,创12年来新高。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大丰收,总产达到391.6亿斤,增产10.8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3.5亿元,增长21.9%,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产业经济方面,“十百千亿工程”完成投资900亿元,58个重大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中兴南昌软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赛维LDK多晶硅片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程完成投资82亿元,重点扶持的32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百勤异VC钠抗坏血酸等14个项目已形成部分生产能力。高新矿产经济工程完成投资25.5亿元,江西碱业60万吨联碱等项目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方面,鹰潭至瑞金等5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武吉高速公路全线建成,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0公里,总里程达到2316公里。衡茶吉等3条铁路和京九、峰福2条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铜九铁路建成通车,全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88公里,总里程达到2512公里。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及其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南昌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建工程继续推进,完成了赣州机场迁建并实现通航。新昌、井冈山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天然气省网一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矶山湖风电20台风机、华能瑞金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等并网发电,新增统调电力装机70万千瓦,总量达到1053.41万千瓦。重点推进了山口岩和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廖坊灌区一期、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硬化农村公路1.15万公里,完成“渡改桥”72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省接访中心、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三是绿色生态江西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完成了10大基础课题研究、总体规划上报和1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85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开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全面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扎实推进,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了“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133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了环境专项督查。完成了一批火电厂脱硫改造,关停小火电机组62.5万千瓦,淘汰了38个企业和落后生产线。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和3.4%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5%,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四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积极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首批42户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下放到市县,8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进入破产司法程序,其中26户破产终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新增20个林权交易中心,林权抵押贷款、森林火灾保险等有序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所有乡镇全部推行“乡财县代管”。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组建了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省水利投资公司、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公司。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2008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04亿美元,增长16.1%;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1100亿元,增长32.8%;进出口总额137.49亿美元,增长45.1%,其中出口76.86亿美元,增长40.8%。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值、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53%、55%和69.8%。五是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民生工程去年安排财政资金100亿元,年初确定的八个重点、60件实事全面完成。主要是: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全省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在全国率先为城乡598.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个高科技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启动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跨省流动进出比1.15∶1,继续呈现进大于出的好势头。公共文化体系进一步健全,84个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现“四个全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113个村卫生所、171个乡镇卫生院、9个县人民医院、4个县中医院、19个县妇保院的业务用房完成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1.3%。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1‰。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城镇就业47.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24万人,完成移民扶贫搬迁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75.3万人,城市和农村低保户月人均财政补差分别提高到140元和55元。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0万平方米,2.14万户群众受益;新增廉租住房133.2万平方米,2.66万户群众受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4697元,增长14.6%。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