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预案在基层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重点抓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工作的落实,扩大预案覆盖面,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作为三级应急预案体系,要制定应急预案进基层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应急预案进基层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政府应急预案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应对灾害防治的“明白卡”。
努力推动监测和预警工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安全生产以及群体性事件的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推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采取专业队伍和当地群众相结合等监测手段,认真抓好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要切实做到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要认真总结雨雪冰冻危害,及时掌握当地气候特点,扎实做好因冰雪融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年内,要与相关部门配合,对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和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交通干线两侧、库岸、矿山采空区,以及已查明的隐患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现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隐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普遍检查和重点抽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并采取措施做好隐患排除和防灾减灾工作,根据排查隐患,制定防灾预案,做到一有灾情,立即启动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减少灾害损失。矿产资源集中的地区,要突出抓好超层越界开采监控系统建设,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正规有序和生产安全。
四、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应急管理的效能来源于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本质就是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根本,着力从制度上抓好管理,搞好建设,推动工作。
充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年初,完成省厅应急值班室人员充实调整,实行专人值班,从组织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设。年底前,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完成省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中心的机构组建工作。各单位也要按照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及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07】338号)要求,抓好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各级要突出抓好政务值班和信息报送、应急值班管理、值班员职责、应急值班指导协调检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等项制度的拟定、修改和完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