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务划分
以上工作中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由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无委办组织实施;电力保障能力建设由昆明供电局组织实施。
五、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和抢通保通能力
(一)目标任务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抢通保通能力建设,使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公路抢险保通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震后抢险救援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主要措施
1.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全面推进通达、通畅工程,尽快实现村村通公路,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加强对原有老路的维护和管理,加快危桥改造,充分发挥路网功能和应急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超力度,努力消除超重车辆对道路、桥梁的潜在危害。
2.加强应急运输体制和机制建设。制定扶持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应急运输力量。各县(市)区要组建一支专业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形成向全市辐射的应急运输保障网络体系,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公路保通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抢险能力,确保大震应急期间救灾物资、人员等第一时间运抵灾区。
3.加强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联动应急保通机制。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组成联动应急保障组,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交通企事业单位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区域确定,落实承担应急抢险保通的施工单位,切实将保通责任分解细化到每个岗位和每个环节,督促保通单位做好应急保通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全力保障震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的畅通。
4.进一步加强公路抗震救灾的科学研究。组织地震、水利、地质等专家全面参与公路抗震救灾工作,一旦公路受到地震破坏,能及时准确作出检测和评价,为抢修保通提供可靠依据。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开发应用力度,提高公路应急通行能力。
5.提升装备水平。针对我市公路桥梁、隧道较多的实际,增加钢架桥和特种抢险设备的储备。以市级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县(市)、区级应急平台为基础,加快建设昆明交通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地震灾害公路应急抢险的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和高效调度。
(三)任务划分
该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六、全面加强水利设施应急抢险工作
(一)目标任务
基本消除病险水库、震损水利工程、江河堤坝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整合各类资源管理利用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水利设施的应急抢险工作。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震损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落实国家下达我市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震损水库的修复,从2009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46件大中型和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用5年时间完成137件左右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