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继续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通过建设(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加大对新建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十三)加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建立现代流通方式,形成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继续推进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完善农村商业服务功能。继续加强双百市场工程,培育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逐步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家电下乡”的政策,顺应农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通过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13%的补贴,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不断改善民生,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逐步缩小昆明城乡差别,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四)重视商务行会建设。突破原有的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通过组建新的商务行业协会和加强现有商务行业协会管理,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行业交易规范,使行业的贸易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及参展办展活动,使行会逐步成为商务行业管理工作的生力军。
二、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全力保障进出口平稳发展
(一)做好备案登记和加工贸易审批服务工作。尽量为外贸企业做好备案登记和加贸审批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的困难,以实现对重点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动态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支持和帮助。加强企业及其产品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有意识地促进企业间、地区间的合作,并对企业的合作项目进行推进。
(二)落实各项外贸扶持资金。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资金,帮助企业保住现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尽可能地减小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
(三)积极组织和承办国内外展会,注重延伸展会效果。有选择地组织企业参展国际性知名展会,注重提升参展的实际效果,在欧美市场需求减弱的时候,有意识地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积极做好昆交会、农博会相关工作,为企业搭建洽谈、交易平台。
(四)鼓励开展加工贸易。抓住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重点承接原材料进口、产成品出口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项目,提高昆明的产业配套水平,加速昆明产业的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