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系统。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调控和监管,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市场供应,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提供、农机具租赁、农产品收购等多样化经营,为农民提供安全、便捷、实惠的服务。
(四)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从2009年2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同时,把摩托车、热水器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扩大农牧民家电产品消费。
三、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
进一步完善城镇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用好用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引导餐饮、购物、服务类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业态和服务方式。重点支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放心粮油”、“放心菜”、“放心肉”服务体系和便民早餐网点、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便民洗浴网点等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镇社区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四、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
(一)完善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在现有商品储备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分级建立健全由政府指导、财政补助、企业运作有机结合的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根据全省及各地实际需求,确定并适时调整商品储备品种和数量,切实做到“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有效发挥商品储备在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市场供应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体系,建立健全成品粮油应急保障制度,按照粮食工作行政首长分级责任制的要求,省级确保全省七天的市场供应量,州(地、市)级确保本辖区内三天的市场供应量。
(二)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加快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商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测,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增强调控的预见性,保障应急保供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五、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
(一)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鼓励省内实力较强的流通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和同业合作,发挥现有资源的聚集效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鼓励其并购省内的流通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和流通技术,扩大流通业对外开放,改造和提升我省流通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力争3年内培育出5至10家辐射范围广、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批量集中采购和及时快速配货的经营优势,降低营销成本,让利于消费者,促进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