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推进“净化工程”
(一)加强未成年人文化建设工作。一是继续实施“流动图书馆进灾区”活动,把“爱心书屋”和“图书流动服务车”开进灾区,向受灾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二是落实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措施,丰富活跃农村少年儿童文化生活。三是开展青少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经营性娱乐场所的规范和管理,继续推行网络防沉迷系统,做好“扫黄打非”进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远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大型签名活动,逐步增强广大未成年人使用正版的意识;坚决扫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及时屏蔽和删除网络违法有害信息,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出版物、游戏软件,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文化服务环境。
(二)加大社会环境整治力度。一是继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全面推行“警校共育”,加强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卫生检查。二是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严打方针,对杀害、伤害、拐卖儿童、非法雇佣童工等犯罪行为依法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同时,重视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司法保护。三是深化“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提高未成年人拒毒、防毒能力。四是广泛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赠送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清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诱因。
(三)强化未成年人自护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立足自护教育基地、自护学校、自护课堂等,开展自护讲座和宣传。组织开展自护征文比赛和自护公益巡演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
(四)继续开展“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各级青少年维权岗,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推进“助学工程”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留守学生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统筹运用各种资金、资源,尽快启动实施灾后学校恢复重建项目。
继续突出农村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确保按时完成民族地区最后3县的“两基”攻坚任务。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