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二)进一步做好预案演练工作。分类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网上演练、实兵演练,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演练,发现问题、完善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广泛宣传教育群众。
  (三)进一步做好预案管理工作。规范预案的编制、修订、评估和执行工作,不断补充完善专项应急预案,严格预案管理和备案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预案库,推动预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七、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一)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海上搜救、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整合应急队伍资源,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急救援格局。加强武警机动部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发挥其在抗洪抢险、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地震救灾等方面的突击作用。进一步推进公安消防特勤力量建设,形成省有机动特勤大队、市有特勤中队、县有特勤班的格局。依托沈阳军区驻辽防化部队补充更新核生化救援技术装备。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区域性专业救援队伍;在现有矿山救援队伍的基础上,扩建区域矿山排水抢险队伍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大型核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军队等力量建立专业能力强、机动灵活的核应急专业救援分队。选择位于铁路运输干线的城市,设立铁路行车事故救援队伍。依托民航机场建设民航飞行事故救援队伍。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省、市两级污染监测机动队伍。在完善和扩充现有医疗救援队的基础上,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应急互助机制,重点抓好大型国有企业消防队、矿山救护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铁路行车事故救援队、城市水电气抢险抢修队等队伍建设,发挥好区域联防和救援互助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分类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加强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开拓多种代储渠道。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运机制,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区域间应对环境污染、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改造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库。重点依托防汛储备库和其他仓储设施储备必要的防汛、抗旱物资。强化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建设草原防火灭火物资储备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在沿海城市和大中型水库所在地增加水上搜救和污染处置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公安应急物资储备。
  (三)开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应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形成较完整的全省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对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气象灾害、外来生物入侵、煤矿瓦斯爆炸、不明原因疫病疫情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的监测、预警、预防技术研究,提高早期发现和防范能力。开展对地震、火灾、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群体性中毒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保障生产、核与辐射、生物及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重大应急装备和防护系列产品。建立城市防灾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综合防灾与安全保障新技术。建立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完善应急人员资质管理与培训考核等管理标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