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企业股改和挂牌工作,完善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区学校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
七、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
(一)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人口管理、交通、产业集群、电信、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环境治理一体化,加速实现经济区共同发展。
(二)落实相关规划。在落实好《沈阳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还要做好《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沈辽鞍营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沈本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沈阜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沈铁工业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使产业带尽快形成规模,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
(三)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经济区公路、铁路、城际客运建设。深入开展沈阳经济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继续把沈抚同城化建设作为沈阳经济区建设的突破点,加速推进沈抚连接带建设。
八、抓好改革试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积极争取将沈阳经济区设立为新型工业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在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研究制定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明确改革试验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做好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适当时机,启动申报工作,争取得到国家的批准。
(二)积极开展开发区体制创新试点。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在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开发区试点,下放土地开发、机构设置、规划审批和社会管理等项权力,并赋予这些开发区市级审批权限,实行封闭管理。
(三)深化沈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在沈北新区内选择基础好、条件成熟的区域作为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先行先试重大改革举措。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与政府雇员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和完善工作目标绩效考评体系,探索建立干部人事管理新制度,不断激发干部潜力,提高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