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活动。认真总结“农民工就业服务月”活动经验,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形成农民工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长期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活动,通过送技能下乡、送岗位进村等形式,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政策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每月至少举办一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将境外就业列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切实解决农民工出境务工前期费用困难问题,鼓励返乡农民工到境外就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介绍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给予100元/人的职业介绍补贴,所需经费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部门商财政部门另定。
8.建立健全农民工失业预警机制。各县(市)、区要选择5家以上的重点企业进行农民工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并选择外出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建立5个以上的农民工就业情况监测点,对农民工就业及返乡情况实施定点监测,每10天向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报告一次监测情况。实行规模裁员报告制度,企业一次性裁减人员超过10%或20人以上的,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裁员情况和工作预案在5日内上报市级劳动保障部门。
二、加大力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9.实施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可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规定,在登记注册后给予3年扶持期,实行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并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可适当减免或不予征收。
10.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扩大信用担保基金规模,积极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各地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可为其提供最高5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扶持期内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全额予以贴息;扩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贷款抵押担保财产的范围,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允许用于贷款担保,返乡创业农民工个人申请贷款的,相关部门免除动产、不动产评估费用;招用返乡农民工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申请贷款的,评估费用减半,切实缓解返乡农民工贷款难问题。简化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小额贷款程序,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小额贷款由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出具返乡证明、进行审查推荐,县级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进行资格认定和项目审查并承诺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