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监管,规范操作
(十二)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企业经过培育,达到上市公司条件后,要切实根据《
公司法》、《
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法定上市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的各项工作,做到依法上市,规范操作。
(十三)合理确定国有股份比例。企业在推进上市过程中,要根据产业性质合理确定国有股权比例。对关系民生和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资源类产业,要严格保证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对一般竞争类产业,可根据发展需要确定国有股权比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维护出资人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份公司各股东的权益。
(十四)谨慎选择战略投资者。对拟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实力和相关优势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重点引进在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明确其应履行的责任义务,调动合作的积极性,共同推进上市工作。
(十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对上市工作的规范运作。
(十六)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企业在股份制公司改建和资产重组整合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保持社会和经营队伍的稳定,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稳定。
五、积极创造上市工作的良好氛围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市属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培育和推进国有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切实抓好工作。公司董事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决策,要确定主管领导和工作班子,研究制定上市工作计划,提出目标,落实措施。对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实效、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
(十八)加强沟通协调。企业上市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的部门较多,在推进上市工作进程中,企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理解与支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
(十九)加强宣传培训。要加大对上市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企业上市政策法规等知识培训,聘请在国内外较有实力和影响的证券机构及有关专家开展有关上市的培训和辅导,为企业上市工作提供咨询,进一步增强企业人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