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以市物资回收公司为依托,开展农用地膜回收,农用包装物和废旧电池的回收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社区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建设并向农村地区延伸;继续充实完善“贵阳收废网”;规范和完善贵阳废旧金属市场和贵阳金恒再生资源交易中心。2012年前建设1个综合性旧货市场和2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
三、培育消费热点,增加即期消费
12.积极拓宽消费领域。认真研究市场,准确把握城乡居民消费热点的发展趋势,大力培育信息产品、家政服务、休闲旅游、文化教育、民特产品、绿色餐饮、家居用品、汽车消费、老年消费等9种消费,积极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13.大力促进假日消费。积极引导区(市、县)因地制宜地办好各类节庆活动,依托传统节假日和销售旺季,采取“政府搭台、企业促销、百姓参与”模式,政企联手,精心培育打造1-2个集购物、旅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购物节”活动,促进假日消费。
14.挖掘休闲消费。积极规范和发展酒吧、西餐、茶楼、咖啡吧等休闲行业,鼓励企业开展特色经营、差异化经营,培育餐饮休闲消费。举办“2009筑城美食四季香活动”、“贵阳年度时尚品牌盛典”评选活动,加强推介、引导需求,培育、打造一批行业和区域品牌、服务名店,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15.促进汽车消费。积极组织我市汽车销售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扩大汽车销售。鼓励品牌汽车经销商开展二手车经营和置换业务,支持二手车市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汽车报废更新的资金扶持,促进汽车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大凤凰村二手车市场的升级改造,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积极推进花溪合朋物流园区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
16.培育会展消费。依托“避暑季”品牌,围绕我市特色食品、药品、电子、磷化工、动漫制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品牌特色,培育具有贵阳特色的展会项目,认真办好农博会、药博会、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大型会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展会在贵阳举办,带动购物、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
17.促进刷卡消费。加强银商合作,进一步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方便刷卡消费。改善电子支付环境,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刷卡费用。鼓励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安装POS机,积极开展“刷卡无障碍”商业区建设,推广刷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