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和长远生计相结合;
(二)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相结合;
(三)坚持国家和省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
(四)坚持省人民政府负总责与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制相结合;
(五)坚持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与解决退耕农户的客观需求相结合;
(六)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与落实配套措施、提高造林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四、落实政策
(一)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105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限为: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凡2006年底前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要从2007年起发放补助;2007年以后到期的,从次年起发放补助。兑现补助资金以检查验收结果为依据。
(二)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为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中央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州按照省安排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安排到县市(区)。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按8年集中安排,逐年下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农村能源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技术技能培训等。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必须全部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统筹安排落实到退耕还林地区,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与原有中央和省各项扶持资金统筹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五、配套措施
(一)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措施和渠道,为确保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德宏州重点发展坚果、珍贵用材林、核桃、竹子、林下种植、油茶六大特色产业,建设总规模76.35万亩,涉及全州各县市(区)。澳洲坚果重点布局在盈江、潞西两个县市,计划建设规模11.36万亩;竹子重点布局在潞西、陇川两个县市,计划建设规模18.99万亩;珍贵用材林重点布局在梁河、陇川、瑞丽、畹町四个县市(区),计划建设规模31.86万亩;林下种植重点布局在潞西、盈江两县市,计划建设规模11.75万亩;核桃、油茶等产业布局在各县市(区),计划建设规模2.39万亩;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退耕农户人均2亩以上的特色经济、竹林目标,把坚果、珍贵用材林、核桃、竹子、林下种植、油茶六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全州新兴的重要产业或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财政增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