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9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

  (三)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化。
  15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建立幼儿园等级评定及规范收费制度,补助扶持靠收费不能维持运转的规范幼儿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16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高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09年将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提高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350元,省财政仍按一类地区70%、二类地区50%的比例给予补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和合理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7继续做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危旧房改造项目,2009年开工建设6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着力改善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09年完成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项目。(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18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和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2009年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12300人,其中完成省级骨干培训4000人,市级骨干培训3300人,县级骨干教师培训5000人,省财政投入资金5000万元;为2800所农村中小学配送图书150万册。(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19启动实施第二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9年配备班级多媒体教室3050套,完成4万条多媒体素材的资源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由省级中心、市、县(市、区)分中心和学校播放点构成的“三位一体”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0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扩大中职学生免费范围,从2009年秋季开始,对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免交学费。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工程,从省重点扶持范围内招收低收入农户青年到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免费接受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1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开展“城乡基层卫生强化行动”,2009年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争取推进30家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新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5家以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2009年项目达标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社区责任医生制度,积极引导建立社区首诊机制,2009年城乡每千名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数达到0.7名以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比重力争达到45%以上。(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22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2009年新农合参保率巩固在90%以上,全省以县为单位人均筹资水平达140元以上,力争全省平均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达到35%以上,经济发达地区达到40%以上,门诊补偿比例达到15-30%。做好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农民体检率累计达60%,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口达3300万。(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23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普及项目。加强20个中药制剂室建设,研制60个中药制剂品种;继续推广58项中医中药适宜技术,新开展30项诊疗技术研究;培养中医药骨干200名;制播中医药学术与科普录像20部;继续开展“三名三进”中医药普及项目。(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24继续实施“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2009年完成4720名全科医生、960名社区护士、960名医学检验人员、960名医学影像技术人员、480名心电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和16000名乡村医生2年1次注册培训的教育任务。(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25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完成15个县级计划生育指导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金制度”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成17.5万左右人次、1.5亿元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和1.6万左右人次、0.26亿元特别扶助金发放任务。全面开展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责任单位:省人口计生委、省卫生厅)
  26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浙江省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和百姓查询信息系统”项目,完成数据中心建设,研发浙江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数据共享和风险预警数据库管理软件,完成主查询网站建设,初步完成市级查询网站终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城乡药品质量保障项目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全省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提高到55%以上,医疗器械抽验达到700批次,新设28个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五)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7加大“送文化”下乡和农民“种文化”活动力度。扩大“送戏送书送电影工程”覆盖面,2009年组织1.5万场演出、15万场电影、100万册图书到农村;组织培训农村基层文艺骨干1万名,开展100场县级、1000场乡镇级以农民为主体,具有较大影响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汇演活动。(责任单位:省文化厅、省广电局)
  28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09年争取开工建设200个左右乡镇综合文化站,重点建成100个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扶持1000个行政村配置文化活动器材。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近千部优秀戏曲、电影和科教等数字文化资源送到农村。实施“文化低保”,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配备文化活动经费。(责任单位:省文化厅)
  29加快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网络。建成2个市级和5个县(市)级青少年宫;推动10个建筑面积未达标的县(市、区)青少年宫加快建设;补助15家青少年宫加快完善设施设备;在街道(中心镇)建设30家综合利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实施青少年宫信息网络工程,建设8家公益性的“天天青少年网络活动室”;“流动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开展200场。(责任单位:团省委)
  30突出抓好农村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关爱农民体质健康百万活动”为100个体育强镇1万名农民进行体质健康测试,2009年新建小康体育村3000个、村级文体俱乐部200个,新建县级、镇(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主题公园)6-7个(符合无障碍建设标准),创建体育强县2-3个、体育强镇70个。全面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9年扶持新建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4-6个、镇(乡)国民体质监测站100个。(责任单位:省体育局)
  (六)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31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2009年新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41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2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240个和村级社区服务中心3000个,力争全省每个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都在350平方米以上。积极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责任单位:省民政厅)
  32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2009年开工建设通村公路4000公里(含路面、路基),确保完成2500公里,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9%,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8%,建设联网公路2000公里;修复改造农村公路桥梁246座,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1500公里;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2000公里,增设和完善12522公里农村公路标志标线。班车通村率达到91%,公交一体化率达到45%,新建乡镇客运站20个,港湾式停靠站1200个,新改建农村货运站15个。加快实施水上康庄工程,建成陆岛码头项目10个;安排撤渡建桥项目3个,完成渡埠改造项目50个,渡船更新15艘。(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33深入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210余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城镇供水延伸覆盖农村受益人口130万,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4加强农村邮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基本完成“村村响”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乡建有广播站、行政村(或农村社区)建有广播室目标,全省农村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80%,行政村有线电视网络联网率达95%以上,农村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新建邮政村邮站3000处,维护邮政村邮站10000处,城镇信报箱更新改造20万户;新通宽带行政村100个,新增宽带用户80万户,完成100个以上通电不通电话自然村(20户以上)的村通任务,村通率力争达到100%。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免除全省城乡低保户的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维护费”。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省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责任单位:省广电局、省邮政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经信委)
  35深入推动“千镇连锁超市、万村便利店”工程。2009年新增行政村连锁便利店1000家。加快建设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建立支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扩大农村消费。(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