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受重载等人为因素以及风雨冰雪等自然灾害侵害,决定其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必须通过周期性、经常性、专门性、预防性相结合的办法,按照病害比例、性质不同,通过改善、大中修、小修保养等维护养护方式,达到路况良好、保证交通安全、确保整个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目前县道维修已有专业队伍实施,但乡村道维修基本缺位,要尽快通过招标或组建方式成立乡镇农村公路维修专业队伍。
各县区政府要建立交通工程建设、养护质量监督体系,其交通主管部门要成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所),并构建全区域交通工程建设、养护质量监督网络,实现质量监督全覆盖。要通过建立“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过程检查,定期考核,交、竣工验收等手段,保障辖区农村公路病害维修处理及时到位。
四、确保农村公路综合环境整治和路政管理工作长效化
面广量大的农村公路的建成,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仍然偏低,存在急弯陡坡通视不良,临河临塘没有防护,危桥险桥,宽路窄桥等现象。一些沿路农户“靠路致富”心切,爱路护路意识不强,沿路盖房、占道堆物、摆摊设点、打谷晒场、堆粪沤肥、开渠放水等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行安全。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对急弯陡坡、险桥险段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到位。要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积极组织沿线村民开展公路两侧违章建筑物、堆积物清除,公路排水边沟开挖,路肩培土拓宽工作。可结合农田水利整修、沟塘整治、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以保证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环境美观,并实现长效化管理。各县区政府要督促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和路政案件查处、超限运输治理力度,鼓励沿线乡镇、村组及村民提高爱路护路意识,及时举报、制止损坏、破坏公路行为,有效保护路产路权,保障交通安全。要强化乡镇交管人员村道路政管理的车辆、经费保障和责任落实,充分调动和保护好沿路乡村、居民爱路护路的积极性。
五、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县、示范乡、示范路创建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县、示范乡、示范路创建活动。创建活动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为目的,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提高管理养护质量,达到路况良好、路容路貌美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