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应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确保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建设热线、市长热线电话,《网上宿迁》公众交流平台,新开设城管热线呼叫中心,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呼叫平台。
4.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包括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区域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市本级直管区域、区管区域、乡镇(街道、社区)的不同层面区域进行评价。部门评价按一定周期对专业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按一定周期对监督指挥中心各岗位和信息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二)构建 “一个中心两个轴心”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格局
1.“一个中心两个轴心”:即设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并在中心内部设立监督轴和指挥轴。
主要职能包括:(1)负责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派遗和处理,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实施对本市城市管理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2)负责对涉及多部门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3)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状况以及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4)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员队的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5)负责组织市级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台帐,实施信息管理。
2.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在市级设立监督指挥中心基础上,区级设立指挥中心,并将终端设置到市直25个相关部门、区属相关部门,以及400平方公里范围的乡镇(街道、社区)。同时,并将为了集中管理、提高效能、减少投入,市、区两级平台采取合建的方式。
(三)工作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信息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监督指挥中心报告情况(监督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途径获得信息),监督指挥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并根据问题归属,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立即派遣相关专业部门或区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专业部门和区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向市监督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市监督指挥中心派信息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得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反馈给市监督指挥中心继续办理,直至办结。处理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