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内,千家企业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产值、主营收入、利税、利润、投资、节能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工业2个百分点以上;(2)基本建成市以上“一站两中心”,基本建成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3)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达 2%以上,技改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4)30%以上企业创成市以上品牌,20%左右企业创成高新技术企业;(5)大专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占职工总数20%。
三、工作重点
(四)推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市内外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政府推动、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千企中,每家企业至少与一家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产销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要创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五)推动企业加快新品开发和传统产品升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工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升级。光伏类企业重点开发太阳能发电设备及工程、太阳能应用等产品和技术。LED类企业重点开发外延片与基材产业化技术、光伏与LED融合技术、大功率高亮度白光芯片技术、特色应用产品等。新材料类企业重点开发特种纤维及制品、功能性材料及制品、新型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和制品等。机械类企业重点开发数控机床、饲料机械、石油机械、铁路交通装备、水泥机械、化工设备等大型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绿色化制造技术与产品,以及重大装备关键配套件及特色金属制品。船舶类企业重点开发特种用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电工电缆类企业重点开发高压超高压电缆、专用电缆、光纤电缆、新型电器成套设备及元器件、节能电机、电动工具及照明灯具等产品。纺织服装类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纺纱、高档高仿真面料、产业用布等新产品。同时,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产品款式、外观、性能等方面实行二次创新,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消费需求。
(六)推动企业积极探索现代管理模式。在千家企业全面推行精益管理、绩效管理和流程再造,推进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加强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实行成本否决制;建立和完善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管理;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七)推动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导各类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兼并、合资和股权转让等形式进行改制,形成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企业集团的培育力度,完善企业集团运行机制。形成一批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企业集团;组建100家股权结构优化的大中型股份有限公司,培育企业上市融资后备资源,力争每年成功培育1-2家上市公司。鼓励企业以期权、期股等形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设置有利于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股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