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特大地震陕西抗震救灾志》编纂实施方案的通知


  1. 2009年4月上旬,成立全志编委会,制定编纂实施方案,明确编纂任务,正式启动《陕西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

  2.4月中旬,协调各篇承编牵头单位成立编纂机构、落实编纂人员。

  3.4月下旬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修志知识。

  4.2009年5月,各篇承编牵头单位向编委会报送篇目方案,经审定后组织实施。

  5.2009年10月,有关承编牵头单位基本完成地震灾害、抢险救灾、灾区生活、灾区医疗防疫、社会赈灾和英模人物篇的资料收集工作。2009年12月,完成上述6篇资料长编工作。2010年6月完成编纂和初审工作,形成送审稿,报编委会审定。

  6.2010年8月,有关承编牵头单位基本完成总述、大事记、图志、灾后恢复重建和附录篇的资料收集工作。2010年10月,基本完成上述5篇资料长编工作。2010年12月,完成编纂和初审工作,形成送审稿,报编委会审定。

  7.2011年3月,根据全志编委会的审核意见,各篇完成再次修改工作,报送编委会总纂。12月,由编委会完成终审并出版。

  四、质量要求

  全志质量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一)入志资料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
  入志资料丰富、真实、准确,全面、系统,能够反映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全,资料准确。注重选用第一手资料和原始资料。资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二)体例科学、规范,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1.述。

  全志总述、分篇概述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和特点。

  2.记。

  大事记选录大事得当,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专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

  编后记重点反映修志始末。

  3.志。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4.传。

  立传、简介、英模表收入的人物为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有重大影响者,包括牺牲的英烈和健在的英模(专指“英模人物”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