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组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定期举办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和年度工作总结。
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开展医院易感人群、高危因素监测;监测资料和信息统计、报告应用计算机管理,感染部位发病率、漏报率及漏报率监测符合规定的合格标准。
2. 管理措施
实施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定期公布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数据。
消毒灭菌原则、方法、程序、材料、效果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证件齐全。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有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3. 重点科室管理
重点科室(包括但不限于母婴同室、婴儿沐浴室、分娩室、手术室、人流室、MICU、NICU、检验科、供应室等)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符合规范标准。
㈦护理管理
1. 组织管理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责任明确。
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
设置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2. 制度管理
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护理分级管理制度、查对制度、行政查房制度、标本送检及检查登记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技术考核制度等)、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文件或手册。
各护理岗位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
全体护理人员知晓并有效实施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3. 护理人力
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各护理单元护士的人力配置原则与标准明确,病房护士与床位比、MICU、NICU护士与床位比、医院护士总数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符合规定要求。
有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并能有效实施。
4. 护理质量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妇幼保健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护理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运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过程中。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定期进行护理文书质量评价。
5. 护理专业技术与服务
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
实施爱婴医院长效管理,爱婴医院成效得以长期保持、巩固和发展。
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措施到位。
护理技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吸氧、吸痰、新生儿沐浴、引流管护理、心肺复苏等)符合“省时、省力、无菌、安全、有效”的原则要求
为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
有规范的围手术期患者术前访视、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并组织实施。
提供适宜的康复和保健指导。
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6. 护理安全管理
建立并实施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有护理安全意外事件防范与处理预案,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能够应用对护理差错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7. 重点科室护理管理
产房、手术室、门诊输液室、中心供应室等重点科室有专门的护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技术规范、操作常规、临床沟通与患者安全细节管理规范标准。
㈧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
1. 法制管理
知晓和实施《
献血法》、《
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无非法采供用血事件发生。
建立医院输血管理组织、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输血申请与会诊制度、输血前告知制度、临床输血用血报批制度、登记制度、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技术操作规程,有质量考核指标、实施措施、信息反馈与改进记录。
2. 能力建设
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
严格输血适应症,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比例符合要求。
开展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
3. 质量管理
定期召开输血管理会议,研究控制与提升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质量。
有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以及检测措施、应急预案。
有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调查处理和救治方案、实施措施与成效评估。
㈨麻醉科
1. 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麻醉管理工作制度,麻醉科主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麻醉医师是执业医师,有上岗资质。
设立麻醉恢复室并执行恢复室工作制度(或有重大手术病人麻醉后的复苏措施)。
2. 技术服务
配备麻醉机及满足相应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常用手术需要的麻醉器材,有麻醉技术常规。
术前会诊、麻醉准备充分,术中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术后访视规范。
有规范的心、肺、脑复苏程序,具备心肺复苏技术。
有抢救设备和急救用品,包括但不限于深静脉穿刺包、气管插管用具、呼吸机等,抢救药品≥20种。
监护设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如血氧饱和度监测、呼吸心电监护。
3. 质量管理
有病人抢救处理登记记录。
使用全省统一的麻醉记录单,合格率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
严格执行麻醉技术操作常规,麻醉效果优良率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
㈩医疗质量与工作效率部分统计指标
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3、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4、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6、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7、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8、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9、门诊处方合格率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
11、X光摄片甲级片率
12、甲级病案率
1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14、基础护理合格率
1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
16、成分输血使用率
17、急救物品完好率
18、住院产妇死亡率
四、医疗保健辅助技术管理 100分
医疗保健辅助技术科室分别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设备设施、人员资质)、服务项目功能、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同一评价标准对不同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要求在实施细则予以适当区别。
㈠特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