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强化自主创新,以破解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加强规划引导、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壮大核心基础产业,延伸完善提升产业链条: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以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做大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产品市场向内、外双向拉动型转变,努力实现我省信息产业由大省向强省转变。
(二)目标。
1.实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保持2倍于全省GDP增速的增长速度,力争完成“十一五”规划产业规模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以上,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机电出口比重达到56%以上。骨干企业稳步发展,服务器、彩电、打印机、手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新型电子材料等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省级重点试验室及各类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快,技术研发能力大幅提高: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从2008年的6.5%提高到2011年的10%,成为全省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高性能服务器、电子标签(RFID)、光电子与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应用电子、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高端新兴产业在信息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4.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继续加强。以青岛为龙头,以胶东半岛和济南都市圈为基地,沿胶济铁路沿线铺开并向两翼拓展的信息产业带进一步做强做大:“十一五”规划确立的“两地八园一带”基本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80%:基地和园区综合实力和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八大产品领域。